本帖最后由 港都新聞部 于 2025-3-31 08:11 编辑
《專欄》
國家安全大哉問,從蔡英文到賴清德兩位總統 做了什麼符合國家大政方針的政治決策大計! 【專欄/作者潘建華國立政治大學法學碩士畢業】自民國105年民進黨蔡英文當選總統到現今賴清德繼任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試問國人中華民國改變了什麼?國家進步了嗎?社會更穩定了嗎?民生更均富了嗎?還是產生了更多的危害國家安全與社會安全以及經濟與兩岸更大的衝突與國民生計的更多困難,我們是否可以從「政治、經濟、軍事、心理、科技」五大國家安全層面,好好的思考國家面臨的危機與問題,不要從意識形態與政黨傾向,看看中華民國所面臨的困境與問題,以具有科學、哲學、文化思想等面向來解決生活在臺灣自由地區兩千三百萬所面臨的危機與困境,深切的反思,我們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與制度下,讓人與人有彼此的信任與尊重,對國家,社會應有的價值與責任,在共同的國家願景下,開創全體國人走向一個倫理、民主、科學的和諧社會,為我們及子子孫孫的創造永續發展的生活,而不是在意識形態的鬥爭與唯利是圖的政客計算下,成為被被屠宰的羔羊,把中華民國導向以民為主,創造共利雙贏的民主憲政體制,而不是被政黨綁架的愚昧的無思的現代人。
首先什麼是政治?而政治關乎全體的國民是個什麼樣的功能,會給國人造成何種程度的影響!所謂政治依照國父 孫中山先生的說法,就是管理眾人之事,這包含了與我們有關的所有生活事務,也包含了影響國家機器的運作與對個人的權力與義務,身為現代化的國民,必須了解政治問題對個人與社會及國家的影響,從一個政治現象問題的發展所影響的是什麼?進而對個人的生活與家庭到社會產生的後果,從而思考辦證,一個政治行為所造成的國家成本與個人損益,所影響是國運民命,而政治是一種行為、是一種思想、也一種科學與哲學,現代人要求的知識(科學)與生活,都離不開政治,舉例如美國總統川普要求台積電到美國設廠帶動了我們整體產業鏈的根基,到美國提高關稅所影響的不僅是對全球經濟,更是對全球經濟造成影響,更是政治造成國際關係的衝突與對立,因此政治不僅影響國家,更是對個人有所影響,因此身為現代化下的社會,無論是公民與學生都應研究政治、學習政治,來為國家未來發展與個人前途,認知政治所產生問題與後果,一個國家的公民要了解政治,更要思考政治的影響小至個人,大到領導者所決定決策所造成國家安全與全民所共同承擔的影響,中華民國成立以來,自清王朝專制走向共和體制下,此時外有帝國主義的壓迫,而對岸的大陸正以強軍武力解決,自民國38年(1949年)以來兩岸軍事與政治立場的角力,這一場政治作戰,所產生的問題是攸關海峽兩岸中華民族的政治制度與國家命運的走向,關懷全體中華民族文化與人民生活目標與未來子孫永續發展的民主與民權的關鍵,而此時中華民國內部的政治立場差異將影響著,未來中華民國國運與生存空間的延續與安全。
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是以 國父 孫中山的五權憲法與三民主義為立國的根本,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序言,為鞏固國權,保障民權,增進國民福利,頒行此憲法,永矢咸遵,然在憲法增修條文下,中止國民大會,把國家五權憲法的體制,讓總統有著無限權力破壞了憲政體制的制度架構,更使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五院成為總統的痙攣,使其在其意志下破壞了憲政應有的五院相互制衡尊重,在一個有權無責的總統制下,總統掌握了全國的權力,他控制了司法掌握了大法官的任命,他掌握了司法機關的任命,他掌握了行政院長的的任命與運用,他掌控了立法體制的缺失,以行政權的擴張,對於國會對立法的預算決議提出大法官釋憲,產生對憲政的爭議,只因立法院對於為國民把守,杜絕過度預算浪費的決議,如此的態度,不僅把立法院當成橡皮圖章,更是對國會議員決議的不尊重,現在又以大罷免來製造國會的爭端,藉由罷免來控制國會議員的席次,加以控制國會,造成罷免增加國會因罷免產生社會的成本,民主是以少數尊重多數,達成政治目標,已為國家減少對財政赤字增加國民的負擔,自民進黨執政以來,國家負債了多少債務的,平均每個國民背負了多少債務,成立了多少機構,任用了多少未經國家考試的政府官員,國營事業運用多少專業人士,虧損了多少國家資產,從台電、台水、台糖、台肥,再到廣設行政院中、南、東部辦公室,啟用了多少黑官與聘雇人員,政治上以抗中保台造成兩岸的局勢交惡,造成臺海的軍事衝突與緊張,浪費了國防建軍備戰的應有觀念,近期的軍人加薪產生了階級的矛盾,何以因為政治立場與意識形成大量的軍人大量的退伍,政治是國家大政方針的一種治理與溝通,更是從政治行為表現出國家目標的確立,來建構國家政治戰略的手段,而不是以一黨一私的利益,造成國家政治進退危難的慘重損失,並利用國家資源給予其附隨組織的利益,達成政黨執政為其目的,一個政治家或國家領袖,是要以國家永續經營發展與管理,創造國富民樂使其達成福國利民,而不是用人民辛苦的稅金去爭取個人政黨的利益與特權。
國家安全在政治層面,包含的面向是政治戰略其對內以維持國內政治局勢的穩定,對外是獲取國際政治的外交利益與減少國際政治關係對我中華民國政治的損害,不因政治立場的分歧,而產生的國家利益損害,對內則是國內的政治問題與意識形態產生的矛盾與衝突,並從矛盾角度上思考辦證產生的政治後果與風險,以激化政治衝突,以期獲得在政治立場取得群眾的力量支持 ,並轉化敵對立場的分裂與矛盾,以少數力量獲得政治利益與資源,而在少數政治不理性中給予經由媒體、文化、思想的力量製造衝突與矛盾、激化少數足以決定政治立場影響政治與政策,形成足以創造政治優勢,反之在大多數群眾不關心政治與政策的多數散沙群眾,讓其沒有思考辦證,沒有對國家社會關心的力量,來影響政治與政黨行為,這些就足以控制整個國家機器與政策,打擊理念思想的不同政治(政黨)陣營。
若然一個散渙沒有思考、辦證與哲學觀念的廣大群眾,要想改變政府的錯誤政策與維護國家與全民的權益,就必須有其正確的思維與辦證,在哲學的基礎上,藉由組織、輿論與運用網路媒體的宣傳,產生社會共振頻率,引導民眾及青年學子對政治的省思,達成為己利國的思想價值,並在學者與網路名嘴的宣傳下,以多媒體或遊戲製作方式,植入政治思想的根基,改變散沙般的群眾對政治與國家對社會與個人的影響,讓游戲中植入國家思想與觀念,政治是管理眾人之事,絕不能在團體與政黨博弈下,犧牲了國家利益與國家大政方針,造成群眾被政治思想被綁架與迫害,失去民主、自由、人權,這是國家政治體制應有的立場,更是每個從事政治工作應有的體認與目標。
中華民國自1912年建立以來,其政治思想沒有一套有效的思想工作與大政戰略方針,除了國民革命掃除軍閥與黃金十年的國家發展,奠定了準備對日抗戰的基本政治戰略方針,但沒有在全面性的政治作戰部署,以致中共在中日戰爭下,在毛澤東的思想,以一分抗日、二分應付國民政府,七分壯大其武裝力量,在延安時期中共以吸收廣大知識青年,藉由知識青年對共產主義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熱愛,宣傳了共產黨以社會主義的理想,從國府的第五次剿共,中共從二萬餘眾從江西瑞金經過了二萬五千里的避難圍剿,到延安生息,更利用九一八事件,激起青年與社會各階層的抗日愛國氛圍,在民國25年鼓動剿共張學良(東北軍)、楊虎城(西北軍)發動震驚全球新聞的西安事變,讓中日的全面戰爭提前爆發,當時中華民國的軍事武裝力量在落後的工業與尚未建立足夠的現代化軍事部隊上,根本上是無法與日本工業現代化與具有強大的陸、海、空三軍展開現代的軍事作戰,這場戰爭的引發因素除了日本不願見到中華民國政府在全面性的國家建設與發展,更不願見到強大的現代化中華民國國,而中共在毛澤東與共產主義的政治思想上,藉由民族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促使中共在八年的抗戰壯大了百倍,這是當時國府所無法想像的敵長我消的政治戰略失策,由此證明政治戰略在思想上影響國家是如此重大,而不可忽視的一項國家安全的五大工作之首,今天的中華民國何以在如此局勢,不就是沒有正確政治思想與哲學、科學的錯誤教育與沒有察覺台獨思想一步步的毒害了國家與社會,更沒有一套正確的三民主義思想論述,讓民主與自由毒害了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而不是以民為主的民權,在自由的無限擴大下認知下,讓同婚、社會安全、長照與幼兒教育安全產生問題,現在詐騙集團的盛行於囂張,一切都破壞了傳統優良的文化價值,這種政治毫無邏輯思維與破壞憲法中增進社會和諧,這近十年的執政,造成國家政治的對立與裂解民主憲政是誰造成的?是誰阻礙國家與社會的進步?造成兩岸的仇恨加深與軍事緊張局勢,政治是國家安全的基本磐石,絕不是成為政治鬥爭的工具,破壞國家機器與危害社會安定的一種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