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1473|回复: 0

新干大墓見證"南蠻"史盡顯商代青銅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20 13:2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後由 社長港都 於 2020-10-20 13:52 編輯

新干大墓見證"南蠻"史盡顯商代青銅文化
01.jpg
虎耳方形青銅鼎
02.jpg
獸面紋青銅冑
03.jpg
伏鳥雙尾青銅虎
04.jpg
獸面紋青銅犁鏵
05.jpg
夔紋曲脊翹首青銅刀
  種類繁多的青銅器
  從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的出土文物中,不難看出這批文物的最大特點是種類繁多。通過粗略的分類,可分為禮器、樂器、兵器和用器等幾大類。其中,禮器種類最多,有鼎、鬲、簋、豆、匕、 、瓿、卣、壺、瓚、勺等;樂器有大鐃等;兵器則有冑、鉞、戈、戟、矛、長刀、短劍、鏃等;而用器則包含杖首、炭箕、廚刀等。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工具和農具以及還有若干裝飾用件。

  大洋洲商墓的青銅器多成組成套,有的器種有若干件,例如夔形足的扁足鼎有大小不同30多件。與鼎配合使用的匕,也有多件,重疊放置。有的器種有幾種形制,如工具中有形狀、尺寸都有差異的鑽,有平刃、斜刃的刻刀。農具中的犁和 ,也有不同的類型。這些不同類型,不同配置的成套器物,顯然各有特殊的用途。

  在禮器中,扁足鼎尤為多見,鼎耳上都飾立虎,扁足作浮雕狀的夔形,個別還有扁足作魚形的,甚為奇特,在中原地方難以見到;而樂器中的大鐃,是商代南方特有的器種,紋飾彼此不同,有的飾有云紋,有的飾有聯珠紋,更有的飾勾連雷紋,這種飾紋實屬難見。

  相對於禮器和樂器,兵器的特色就更多了。戈有方內、曲內兩大類,其中曲內的,內作無角獸首形,顯示利齒;長刀形狀狹長,前端勾卷,背上有插入口內的片狀環,頗似山西石樓等地的出土品;戟為渾鑄,以直援的戈與長刀合為一體,與周初的勾戟類似而不同;矛的類型也較多,有的口部有伸出的系環;兵器中的短劍尤其值得重視。這種短劍的劍身下端平直,有短莖,比西南地區出土的早期柳葉形劍和周初的柳葉形劍更近於東周流行的劍形制。這種短劍的發現,有可能為東周劍的起源提供新的線索。

  除此之外,大洋洲商墓中有一些象徵統治者權威的器物,如像徵兵刑權力的大鉞。還有瓚,前部形如粗矮的觚,後有長柄,多為舉行隆重的禮節時所用。有人據此推測,墓主應有很高的身份地位。
06.jpg
雲紋青銅鍤

07.jpg
魚紋青銅匕
08.jpg
獸面紋窄刃青銅戕
09.jpg
羊角青銅獸面

  青銅器的文化內涵
  青銅器的使用,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這種以青銅為材料,通過青銅鑄造工藝製作出來的器物,是我們古代燦爛文明的載體之一。從出土和傳世的大量青銅器中,我們不難發現,青銅鑄造技術在我國久遠的朝代已經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青銅器在先民們的生活和精神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青銅容器在古代常常被用作禮器。商周社會以嚴格反映等級制度的規章儀式,即所謂“禮”來維護政治、經濟權力,而祭祀則是溝通人、神,使人間秩序神聖化的中心環節。青銅器在祭器中佔據了很大份額,是貴族宗室內部族長和作為天下“共主”的天子主持祭祀必備的禮器。此外,青銅器的製作和贈與也與商、週時代貴族間婚媾、宴享、朝拜、會盟和歌功頌德等禮制活動緊密相關。

  古代青銅器常自銘為“寶尊”、“寶鼎”,這表明青銅器一直是被視為尊貴的寶物,漢代即將青銅器的出土視為“祥瑞”之兆。據《漢書·武帝紀》記載,漢武帝“因得鼎汾水之上”,竟將年號改為“元鼎”。從漢武帝把銅鼎奉為神物這一歷史性事件算起,我國收藏青銅器的歷史已長達二千餘年。

  北宋以來,文人雅士對青銅器的研究、蒐集和玩賞漸成風氣,一門新的學問,即所謂的“金石學”從此開始成形,著名詞人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即是宋代有名的金石學家。我國對青銅器的研究偏重於考古、歷史、古文字等多門學科的著錄與考證,而西方及日本等國收藏和研究中國古代青銅器則側重於形制、紋飾等美學價值方面,有關專家及其著述均有極高的水準。

轉載 :  新幹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KCN.ORG.TW

GMT+8, 2024-3-29 03:38 , Processed in 0.01174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